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5月18日,第十二届中国鱼粉鱼油产业大会在云南大理隆重举行。本届年度盛会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、云南省大理州人民政府指导,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(CAPPMA)主办,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鱼粉鱼油分会(CFFA)、大理州投资促进局共同承办。
大理州州长陈真永,大祥巍一体化领导小组副组长程云川,国内著名饲料镜检专家杨海鹏研究员,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鱼粉鱼油分会会长冯源、执行会长许剑彬等嘉宾莅临现场。大会以“凝聚全行业共识,推动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吸引了300余名业者相聚一堂。除了鱼粉鱼油产业上下游代表性企业外,还首次邀请国内肉粉产业相关业者入圈。某种意义上,也释放了国产动物蛋白产业或将共谋发展的信号。海大、通威、粤海、恒兴、澳华、大北农、正大等20多家代表性水产饲料企业负责人、采购/技术总监受邀参会。
会上,执行会长许剑彬主持发布了《2023中国鱼粉产业报告》。这份重磅报告显示:目前全国拥有生产许可证的鱼粉企业共198家,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东、辽宁、浙江、广东等地,综合评估统计国产鱼粉(包括全鱼粉、虾粉、虾壳粉、淡水鱼排粉等)的产量为100±5万吨。但是,其供应量远远不足以满足国内水产饲料产业的发展需求。据了解,当前全国饲料业对鱼粉类原料的需求量约为250万吨,大部分仍需要依赖进口。其中,秘鲁年产鱼粉120万吨左右,占全球20%-22%的比重,是最为主要的鱼粉生产国,影响着全球鱼粉行情的走势。近期,由于秘鲁新季配额公布时间一再延期,导致鱼粉价格持续高位,加上通货膨胀、需求增加、国产鱼粉减产等原因,对国内水产料企业的采购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,经营成本大幅攀升。动物蛋白下阶段的发展趋势如何?从会场了解的信息来看,水产料企业面临一个好消息:近些年,动物蛋白进口来源国快速增加,来源更加多元化。更多的进口国家准入会带来更多的原料选择,使得市场竞争更透明更充分,进口原料成本降低。近十年,第三国鱼粉合计增量38.7万吨,年复合增长9%。2023年,第三国鱼粉的进口量仍将增加,其中越南预计出口23-25万吨(2022年为21万吨)、印度出口7-8万吨(2022年为6万吨)。此外,中国与巴西关系改善,对禽源性和猪源性蛋白饲料包括肉粉、骨粉、肉骨粉、血粉和羽毛粉等进口放开。巴西有望为我国提供大量鸡肉粉供应,预计鸡肉粉产量5-60万吨。同时,巴西鱼粉是否可以进口中国,值得期待。
大理州投资促进局供稿